开车技巧常识~汽车防御驾驶10大须知

什么是防御驾驶?

防御驾驶乃强调以人的认知为主轴的用路观念,提醒驾驶人/用路人除了注意周遭状况(如路口?雨天?)、勿违规侵犯他人外,更应从目视/耳听的察觉,进一步认知并预测接下来可能发生意外之情境,进而预先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事故的一种驾驶/用路哲学。

驾驶习性与防御驾驶
1. 无法处理紧急状况的“单手开车”习惯
国内习惯单手开车(单手操作方向盘)的驾驶者相当多,出租车驾驶也相当常见。此种单手开车的驾驶习性可能无法应付一些紧急状况。
◎防御观念:在弯弯曲曲之山路更应绝对避免。由于动力方向盘需借由引擎带动,对于运转不顺有熄火疑虑之车辆,可能因过弯时动力方向盘及煞车之使用,造成弯道中引擎熄火,则瞬间辅助动力失效造成方向盘回扯,而造成车辆撞向山壁、山谷或桥墩。
◎防御观念:一般道路行驶若单手操作方向盘,可能为闪避前方障碍物而肇事(突入之人车猫狗、前方坑洞或前车紧急煞车)。乃因单手操作方向盘可能可以完成闪避动作,但却不能回正车辆。

2. 不经意的“危险小动作”
部份驾驶人习惯将小东西如零钱、回数票、太阳眼镜、笔等等小东西置于仪表板(I/P)内凹处,行驶中可能为了拿此些东西,而将手穿过方向盘,如图4B。此举可能对恰好突来之紧急状况(需紧急煞车或回避的状况)造成干涉或延迟,而衍生危险。
◎防御观念:车辆内应避免放置因加速、煞车、转弯造成扰动异音的物品,否则容易于车辆加速、煞车、转弯时因东西滑动异位而造成驾驶人分心。如仪表板上方的物品、车内后视镜悬挂的饰物或宗教物品、助手席(右前座)座椅或脚踏垫上的物品等等。若真有需求,拿取时应从方向盘之外侧为之。

3. 抢行“未完成回转/倒车的车辆”的前后
在无安全岛隔离道路上,常见有车回转(U-turn)而前后移动,在未完成回转时,却见其他用路人急忙抢先从其前方或后方通过,事实上此种抢先通过的行为是相当危险的。通常正回转之驾驶人可能已经手忙脚乱,无暇顾前又顾后,万一发生操作失常之无预期加速(暴冲现象),就必然发生碰撞事故了。对机车而言,可能只要轻微之碰撞就会导致严重结果,而所谓之无预期加速通常发生在此种排档转换起步瞬间。
◎防御观念:姑且不论暴冲原因,此种抢先通过的行为,无异将自身安全盲目地操纵在他人手上,可谓相当不智。而据笔者观察,国内机车骑士有此不良习惯者相当多。另见有车从车库倒车出来时,亦宜有此回避礼让之防御性认知而礼让之。

4. “ABS”的遐思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之功能在避免紧急状况时,因驾驶人重踩煞车导致轮胎锁死(轮胎不再旋转、而以滑动方式移动)。其主要目的为增加煞车时车辆之可转向性及稳定性,而非缩短煞车距离。然ABS作动时,因煞车油压释放/建压的反复动作,煞车踏板会产生来回振动与作动声音,驾驶人若不曾有ABS作动时之体验,有可能因踏板振动误认煞车异常而放松煞车。在危急状况需ABS用武之地时,此举放松煞车可能导致原本可避免之伤害却不幸发生。驾驶人可能花了3-4万元选配了ABS,却没有派上用场,令人惋惜。
◎防御观念:建议找个无人之空地,速度约40km/h上下,重踩煞车感受一下ABS作动时之踏板振动与作动声音,也可顺便确认ABS有否损坏,另顺道在ABS作动时也转动一下方向盘,体验重踩煞车与转向操作之感受。
◎防御观念:配备ABS车辆在紧急状况时,驾驶人只要用脚大力踩下煞车踏板并维持住(不要踩放踩放),另一方面同时用双手依当时需要操作方向盘以回避状况即可(如回避前方障碍物等等)。

5. “后视镜的调整”哲学
大部分车主均知道左右侧方后视镜有视觉盲点,也因此对后视镜存有一些疑点,如:
☆变换车道时要频频回头确认左/右后方来车?
☆要消除视野盲点一定要加装大曲面镜?
☆侧方后视镜要看到自己车身才安全?如‘镜中自己车身占镜面1/4’?

车主左右两边后视镜主要目的在提供驾驶人车子两旁与后方的视野,其调整应尽可能达到最大视野为主。坊间有‘看见自己车身占镜面1/4’的说法,笔者提出简单的看法:一般道路或高(快)速公路,应尽可能加大视野,在镜内看见自己车身的必要性不高;而市区窄巷时,仍以两侧视野为主,若有需要再将头稍微动一下可看到自己车身即可。基此原则,后视镜的调整应无所谓遵守‘看见自己车身占镜面1/4’的一定原则。
◎防御观念:左右后视镜均有视野盲点/死角,此为基础的认知。因此转弯或变换车道时,不可完全依据后视镜来判定左右有无车辆。善加调整后照镜及移动头部能将后方视野盲点/死角降至最低。
◎防御观念:车内后视镜的功用是看正后方及后远方车辆,不需要看到两侧的车窗。车内后视镜大多具有防眩装置,可降低夜间后车大灯对驾驶人的影响。自行加装车内广角镜或较大的车内后视镜,不但会养成依赖车内后视镜的习惯,忽视两侧后视镜的重要性,也会失去夜间防眩的功能。更重要的仍无法消除视野盲点与死角,另外广角镜无法呈现正确比例的距离判断,是另一引起距离误判的原因。

 

◎说明:下述为完整之后视镜调整方式与步骤,包括静态调整与动态确认。
(1)静态调整:调整好坐姿后,以平常开车的头部位置看后视镜并调整之。
(A)调整车内后视镜:使其能看到后挡风玻璃的最大范围,即能透过后挡风玻璃能看到最大的范围。若有夜间防眩功能,夜间行车时请开启。
(B)调整左侧后视镜:使看到的范围尽量往外(左),至恰好看不到自身左侧车身边缘为止。
(C)调整右侧后视镜,使看到的范围尽量往外(右),至恰好看不到自身右侧车身边缘为止。(D)若侧边后视镜装有曲面广角时,应注意车后方物体实际距离远比镜中看到的距离要近许多,容易有距离上的误判。
◎备注:从两侧后视镜看不到自己的车身或许一开始会不习惯,没有安全感,但适应一阵子后,你会发现轻松掌握后方的好处。且若真需要看到车身,稍微移动一下头也可以看到。

(2)动态确认:车内后视镜以观察后方车辆为主;至于两侧后视镜驾驶人应确认并掌握其视觉盲点之程度,作为驾驶参考,调整之方法建议如下。调整必须在安全无虞的状况下进行,尤应特别注意车辆前方并保持足够安全车距。
(A)行驶在同向双线道以上道路,假设此时你的车位于右车道,左后有一辆车缓慢的接近/超越你时,在不移动头的情况下,先用左侧后视镜观察那一辆车的动向,并从左侧玻璃注意该车何时进入视觉,并同时确认是否消失在左侧后视镜。
(B)一般情况,若有依静态调整方式(B)进行,则体积为小型车以上之车种应能在左侧后视镜与左侧玻璃两者前后出现部分重叠,换言之,对于小型车以上之车种应不会出现所谓视觉盲点,此点在高速公路行驶之助益颇大。若无出现部分重叠,则可尝试再将左侧后视镜往外调整,其调整极限为当他车从左后方接近/超越你时,不可在车内后视镜与左侧后视镜之间产生视觉盲点(视觉不连续)。但机车/行人因体积小,视觉盲点将无法避免。
(C)以同样方式确认右侧后视镜之视觉盲点之程度。
(D)在确认的过程中,你应能很清楚的掌握后方靠近的车辆动向,甚至不太需要转动头部。但可能因驾驶人余光较窄或左侧玻璃隔热纸太深/黑,影响从左侧玻璃看出之视野,如此两侧后方之视野盲点会一直存在,驾驶人在掌握两侧车辆动态时应有此认知。

6. “高速稳定行驶”的诀窍
对部分驾驶新手,开车上高速公路是一件兴奋且紧张的经验,据笔者了解,驾驶新手在高速公路常担心无法维持车辆于车道上稳定行驶。而最常听到的稳定方式诸如以驾驶人视线、车上任一标志、车道线任一点等三点成一直线。事实上,此种三点成一直线方式并不简单也会导致驾驶人分心,在高速公路维持高速稳定行驶的诀窍相当简单,兹提出与读者分享。
◎防御观念:一般维持直线行驶时,驾驶人位置在车道中央偏左一点的位置,因此只要看着正前方(50-100m),好像自己沿着车道位置往前走一般,则方向盘就不会忽转左来又忽转右去。换言之,开车时当视线看远一点,维持高速稳定行驶就好像让自己维持在车道往前走一样简单,而此时之方向盘的修正就好比走路一样自然,不会忽左忽右。
◎防御观念:既是驾驶新手,不免再次叮咛,驾车最高指导原则‘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及稳定车速’。只要有足够的安全车距,除可避免追撞他人之外,亦可避免因自己紧急煞车而遭后车追撞。

7. “备用Key”的优点
车辆开出门万一钥匙(Key)掉了肯定是一件恼人与扫兴的事,试想如果出游至溪头、阿里山等等,发生Key掉了怎么办?由于小偷愈来愈猖狂,车厂之防盗技术也愈先进,本文重点非说明Key掉了怎么办,然如同本书标题‘防御’,如驾驶人能在事先想到‘车辆开出门万一Key掉了!’,则可能早有防御之道,那后续之描述可能是多余的。
◎防御观念:对于常同行的人(如好友或配偶),不妨也让其带一副Key,别忘了还包括排档锁或其他大锁。
◎防御观念:车辆是否有某处可以藏备用Key?对于部分车辆有一些外部灯饰(如方向灯,可以简单螺丝起子从外部打开者),或底盘(以稳固方式固定),一旦Key掉了,可能只要简单的工具就可取得备用Key了。(仅供参考)

8. “暴冲”的产生与预防
(1)何谓“暴冲”?从1970年代起,美、日等国家就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后来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事件发生的特性,改称“无预期加速”(UnintendedAcceleration,UA),在国内则普遍称为“暴冲”。美国经由对事故当事驾驶者之陈述研究,发现发生暴冲时可归纳有三种共通特性,包括:(a)突然产生大的引擎动力、(b)通常伴随着煞车功能失效、(c)通常发生在静态排档起步瞬间或低速行驶时等。
虽然发生“暴冲”的原因一直以来均未能被证实或确认,但却有一个明显的事实:装置自动排档锁(ASL,Auto Shift Lock)的车辆能大幅降低发生“暴冲”的比率。显见ASL是预防“暴冲”相当有效的一种装置,这也是国内将此列为必要强制配备的原因(国外大多以车厂自主性地在自排车安装)。

(2)“暴冲”的预防由于ASL虽可避免从P档排出时,因误踩油门所产生之“暴冲”,但却不能涵盖其他可能之因素或驾驶行为的疏忽(如从N档排入R或D档),因此并无法完全消弥“暴冲”的发生,自排车驾驶人对此应有正确之认知。为避免发生“暴冲”,提出几个预防措施作为养成良好习性之参考。
◎防御观念:每次停好车后,养成熄火前将档位置于P档习惯,一来可防止车辆滑动,亦可避免下次使用车辆时可能档位在N档(ASL使不上力),因误踩油门进而发生“暴冲”意外。◎防御观念:最保险的作法,建议是每次从静止状态入档起步前,稍以目视方式确认踩下的是煞车踏板;另应避免低速行驶时,任意将档位N→D or D→N来回操作,徒增发生操作错误的机率。
◎防御观念:恒温空调(Auto A/C)常态维持ON时,刚启动之车辆可能因恒温空调作动使车内空调风扇处于高转速状态。因此若能在启动引擎与行走前,关闭恒温空调与调小音响音量,可避免行走前车内存有某程度之噪音(风扇、音响),进而可供驾驶人察觉在误踩油门时之引擎转速拉高或其他车辆异常之状况。

9. 转弯前的危险动作
“右转前应行驶右侧车道、左转前应行驶左侧车道”,此为大众对转弯前行驶车道所具备之观念,也符合交通规则要求。转弯,除方向灯与确认后方车辆等基本常识外,本文提出三个防御观念:
◎防御观念:右转时所选择之行驶路线应尽可能靠右;同理,左转时,除建议尽可能靠左外,也应注意在尚无法左转或回转时,切勿将车子大幅度向左转了一个角度而停于车道中央待转,以避免后方及对向之车辆为闪躲而发生危险。换言之,多留一点空间给后方及对向之车辆,自然与其碰触之机率就降低了。
◎防御观念:无论右转或左转,均应避免作出如图4D所示之S型路线。原因有三:
一,此种路线可能让后方车辆误判您的意图而肇事;
二,此种路线将造成转弯过程中,大大增加从后视镜确认后方来车之盲点(以右转为例,先往左打方向盘,造成车姿变为非与车道成直线,此时再执行右转,然从右后视镜内看到的景物,可能与实际有极大差异—不自觉盲点异常变大);
三,此种路线可能侵犯较多车辆之路权(以右转为例,先往左打方向盘,即可能先影响了左侧后方车辆之路权)。
因此,此种S型路线可谓百害。◎防御观念:若欲转入之车道较窄或驾驶大型车时,建议在入弯前即应选择适合的路线,而非作出S型路线;一般而言,若驾驶小型车,应均不需此种S型路线。换言之,对于小型车之驾驶朋友,不应有此种转弯前之危险动作。

10. “爆胎”的处理
行驶过程中,突然的爆胎如何应对?驾驶人如何知道/感受已经爆胎呢?一般人对爆胎均有恐惧之心也可能有些疑问,如:
☆爆胎会造成车辆失控?
☆胎压高或不足时比较容易发生爆胎?
☆高速行驶时爆胎可不可以紧急煞车?事实上,当后轮爆胎时,驾驶人可能感受轻微,甚至经由他人指示停车后才发现(与车重、驾驶人敏感度有关),通常驾驶人可感受车身轻微晃动与轮胎滚动异音。而前轮爆胎时,驾驶人应可感受方向盘即刻异常地拉向爆胎的方向,使车辆偏离行驶路线,通常驾驶人很容易发觉前轮爆胎之异常现象,而前轮爆胎也较具危险。
◎防御观念:无论是后轮或前轮爆胎,一旦发觉,只要放松油门,并作靠右边停车之准备即可(意即注意后方来车,开启方向灯向右路侧停靠),而踩煞车是非必要的。或更完整之说法,踩煞车只是平常靠右边停车时必要之操作,绝对避免因爆胎而紧急煞车,于速度高时更应注意,否则将可能发生车辆失控、打转等状况。
◎防御观念:行进中前轮爆胎或载重且重心高车辆爆胎均可能严重影响车辆稳定,此时必须双手抓稳方向盘,控制车辆维持直线行驶,松开油门踏板,同时注意后方车辆,开启方向灯向右路侧停靠。爆胎时切勿急踩煞车。
◎防御观念:爆胎是无法预期且瞬间发生,为避免因爆胎引起车辆严重偏转,平时行车时应养成以“双手”轻握方向盘,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
◎防御观念:爆胎又以前轮者较具危险性,除外物造成之爆胎之外,胎压不足是常见之爆胎因素。驾驶人除做好行车前检查外,更重要的是养成平时行驶中随时确认车辆直行稳定性的习惯,尤其上高速公路前之确认,胎压严重不足时,车辆直行稳定性必不佳,方向盘回转时之回复性亦不佳。
(A)行车前目视并触摸确认轮胎状况:利用行车前简短约1分钟,查看各轮胎状况,包括胎压大小、胎壁是否有破损、是否有异物插入、胎纹深度等,可以快速地确保轮胎状况。
(B)维持适当的轮胎胎压:在车门侧、油箱盖或车主手册内通常都会有标示车辆规定的胎压值,必须定期确认轮胎胎压是否合乎规定范围。胎压太低时,易因胎壁扰曲变形、温度上升而导致爆胎;另外,胎压过低也可能使胎唇脱离轮圈,使轮胎快速泄气(可能发生在过弯中)。
(C)在道路上行驶,如遇到深陷的坑洞、较高的凸起或是路面有不名物体等的较激烈冲击时,应适当降低车速确认直行稳定性或下车检视轮胎。
(D)美国预计2008年将强制规定4.5吨以下车辆装设“胎压监控系统(TPMS)”,当胎压过低时会发出警示警告驾驶。若是您平时对轮胎状况不很留意者,建议可加装胎压监控系统或购买配备有此系统之车辆,提升行车安全。

分享出去: